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枕套 >> 枕套用途 >> 正文 >> 正文

含泪活着丁尚彪成日本黑户,为妻女豁命

来源:枕套 时间:2023/3/2

偶然间刷到一部纪录片:《含泪活着》。这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丁尚彪一家人艰难的十五年:经历了十年动乱,知青丁尚彪和妻子返城回到上海,学业中断,身无一技之长,令他在这个充满变革的社会里举步维艰。

在朋友的鼓励下,丁尚彪于年6月飞往彼岸的日本,开始了求学创业之路。在北海道的阿寒町,他和一众同胞为了未来努力学习,最后却不得不迫于生计逃离这里,成为一名非法滞留者。

在此期间,他的想法发生转变,眼见自己的学业无望,于是老丁将全部心血花在女儿身上。拼尽全力打工,他既做清洁工,又做工人、厨师,一天打好几份工,晚上回到住所还坚持学习,只为将女儿送往美国留学。

15年的日本岁月,一家人天各一方,辛酸、喜悦、误会、理解……万般情感,言语难尽。

含泪看完的纪录片,我既新鲜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活,又替他们一家人接近二十年的吃苦与不易感到难过,更敬佩他们身上强大的生命力与精神力。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在思考:一家三口异国生活了15年,在那个通讯极不方便的特殊年代,老丁作为在日本打工的“黑户”,更是不可能回家,只在女儿考上美国纽约大学在日本转机时安排见上一面,5年后妻子来日本待上三天。

这样的感情是如何维系的呢?为什么没有像许多夫妻、家庭一般,觉得感情终究会被距离与时间甚至其他一些因素打败呢?

思来想去,我认为:那是深沉而隐忍的爱、忠诚与自我牺牲以及强烈的责任感撑起了丁尚彪一家人的感情啊。

一、爱情:理解和体谅,忠诚、信任与相濡以沫,是他们忠贞爱情的见证之力。

丁尚彪和妻子是在上山下乡做知青时认识的,出身于高知分子家庭,丁尚彪与妻子在那样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可能是被对方的知性所吸引,也可能是同命相怜的感伤,他俩自那时起就开始了要厮守一生的决心。

回到上海便举办了婚礼,即使生活艰辛,共同财产只有一张床,但他们依然过得很幸福。后来,女儿丁晽出生了。

再后来,丁尚彪决定赶赴日本学习,妻子虽然不情愿和丈夫相隔两地生活,但是她支持老丁的决定。

一个人带着孩子在上海生活,日子过着紧紧巴巴,很苦,但她一直咬着牙坚持。

全心全意照顾着女儿,在女儿放学回家后张罗着好吃的饭菜给女儿补充营养,自己却经常蘸着酱油吃素面条。

可是好几年不相见,妻子也曾在夜深人静时怀疑过丁尚彪是不是在那边有人了,但老丁说,我把打工赚的钱都寄回家里了嘛,我很拼命工作的。

妻子仔细想想,选择继续相信老丁的成熟与担当,更加信任他们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没有埋怨,没有自暴自弃,更多的是理解、体谅,是相濡以沫。

后来,女儿高考考上了纽约大学医学专业,转机时与父亲见了一面。5年后,妻子申请了好久的签证终于办理下来了,她终于可以到日本与老丁见面了。

十三年没买过新衣服的她,临行前做了一套合身的衣服,还特意去做了一个发型。而在日本的丁尚彪,洗了床单,换上了结婚时候的大红色枕套。这一切是那样繁复与隆重的仪式,满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

仍然是在与女儿碰面的“日暮里”车站,丁尚彪见到了十几年未见面的妻子。含蓄的爱意没有拥抱,只有一个大大的特写给了老丁亮亮的眼睛,这是和见女儿时的内敛完全不同的眼神。

长久的凝视透露出我们这一辈难以理解的爱情,那样坚韧的付出,也是我们这一辈难以实现的。

从见面那刻起,老丁的视线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妻子。相识了几十年的爱人,见面时不再是十几年前意气风发的丁尚彪,妻子也不再如从前漂亮年轻,但爱意仍然不变。

同样沉默内敛,同样地对过去的苦难绝口不提,报喜不报忧,但在看到老丁生活的住所是那么破败,听到老丁说“十几年啊,确实辛苦一点”,妻子的委屈和心酸一股脑涌上来,但他们仍然咬紧牙关,转过头去,拼命擦干眼泪。

第二天老丁拿出做好的攻略,带着妻子去逛他从未好好逛过的东京城。一起在浅草虔诚地拜佛祈祷,一起吃小吃,一起在上野逛公园、看樱花,合影留念。他们仿佛是再普通不过的恋人。

可短暂的72小时快到了,妻子该离开归国了。依然是乘电车,两人各含眼泪,各自悲伤,一路无言。丁尚彪依然在“日暮里”站下车,红着双眼目送妻子离开,呆呆地靠在柱子上,望着刚刚分别的爱人,“人的生离死别啊”,说完叹一口气,告诉自己生活还在继续。

这是最沉默、最含蓄,也是最坚强恩爱的父辈爱情啊。理解、体谅,忠诚、信任与相濡以沫,是他们忠贞爱情的见证之力。

二、朴素的父爱与坚强伟大的父亲形象:让女儿更加敬畏,更加刻苦向上。

豆瓣评论里有人提到,老丁与家庭那么久的离别,他没有参与女儿的成长,女儿缺少父爱或者性格出现缺陷怎么办?这样的生活不会影响女儿的健康成长吗?

又何尝没有影响呢?但在影响里,大概是好的占据大多数。

深信“知识改变命运”的老丁终其半辈子在努力打拼,为的是让女儿有机会出国留学,改变她的命运,这样望女成凤的热切期盼,也是丁晽刻苦奋斗、梦想着出人头地和改写人生的原动力。

其次,老丁对家庭的忠诚与担当,身上那一股不服输的拼劲儿,为家庭、为女儿的自我牺牲与无私奉献精神,都已经深深刻在女儿心里了,甚至是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她,教会她独立成长、勇敢面对生活的苦。

即使缺少陪伴,但这样一种父爱精神,已经超出普通父亲许多,难道还不够让人震撼吗?

我相信,女儿丁晽对待这份沉甸甸的父爱,她会敬畏,会思考,会沉淀,懂感恩,会回馈。

所以,女儿丁晽很争气,考上了纽约大学医学专业,转机时在日本与父亲碰面。老丁离开时女儿还是黄毛丫头,现在已经出落成18岁的少女,即使多年未见有了些许陌生,但骨血相亲的亲情又让他们熟悉起来。

老丁带着女儿去他第一家上班的饭店,热心地给认识的员工朋友介绍:“这是我女儿,要去美国上学了。”言语中的骄傲藏不住。

他还到刷碗间指给女儿看他当年刷碗的地方,方寸之地,弯着直不起来的腰,刷着垒得高高的脏盘子,女儿的学费和家里的生活费就是这样刷碗刷出来的。

24小时很快,一转眼女儿就要离开,出发去美国了。由于没有合法身份,老丁不能送女儿到机场,只能在机场前一站“日暮里”下车,一路上心情沉重,老丁忍不住偷偷抹着眼泪。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乘客们在看书、听歌、聊天,他们还看到一个拼命忍住却还是掉下眼泪的女孩,和玻璃外面站台上红着眼睛的男人。

女儿离开时哭着说,父母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这种牺牲与爱意,教会她成长成人。

三、一家三口的亲情: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努力奋斗出“底层逆袭”的故事。

父亲在日本当黑户,艰苦打工,一天甚至打三份工:清洁工、建筑工人和厨师,省吃俭用为家付出,不断学习、晋升自己,用忠诚、牺牲与爱来成就整个家庭;母亲贤惠知性,努力拼搏,信任丈夫;女儿勤奋刻苦,奋力追梦,懂得父母的付出与牺牲,懂感恩。

他们一家人,经历艰苦的15年,皆无怨言。父亲没有埋怨时代的不公,母亲没有埋怨丈夫多年未归,女儿也没有埋怨父母让她压力太大。

老丁想家了,只能看看墙上挂着的女儿的照片;家人想老丁了。就放一遍他从日本给女儿点的生日歌——苏芮的《牵手》。“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无法陪伴妻女,老丁对家庭充满了愧疚。老式收音机里流淌出的温柔声线,是这个沉默的丈夫和父亲,能想到的最浪漫的弥补。

他们一家人就这样拧成一股绳,安静又乐观地生活着,认命却坚韧地走下去,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泪水,却没有一个人认输。他们爱着彼此,互相理解。

两代人接力改变命运,努力奋斗出“底层逆袭”的故事,这样的拼劲儿令许多人震撼,展现出熠熠生辉的——人性的坚韧与顽强。

许多人看后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肯吃苦的家庭,令人感动。那是深沉而隐忍的爱、忠诚与自我牺牲以及强烈的责任感撑起了丁尚彪一家人的感情啊。这样一个“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川终属楚”的传奇故事,这样一首“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的感人情歌,告诉我们:

纵然含着泪,仍要活下去!泪是苦,也是甜。

我是卿云,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