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蔓延全球影响,我国纺织制造业遭受重创,特别是一季度以来,因疫情管控因素,我国纺织行业遭遇复工复产步伐受阻,部分企业虽然在2月份下旬陆续复工,但随之而来的海外疫情加剧则导致订单丧失,2-5月份是纺织服装企业的传统生产旺季,一旦丧失很难弥补,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尤是如此。
据第一纺织网监测统计,截止年3月31日的一季度,沪深两市48家纺织、印染助剂和纺织服装机械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与年同期的.99亿元相比,减少96.7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9亿元,与年同期的38.91亿元相比,减少17.72亿元。
从纺织制造板块方面来看,一季度上游纺企生产经营主要受延期复工及物流受限影响,今年前3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总额.64亿美元,同比下降17.7%,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94亿美元,同比下降14.6%,服装累计出口.70亿美元,同比下降20.6%。
从产品类别看,包括纱线、织物、家纺、产业用及其他制成品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同比降幅较前两个月回升5.3个百分点,下游服装产品出口降幅较前两个月继续加深0.6个百分点。
同期,全球PMI新订单指数为39.2%,环比下降7.1pct,海外疫情扩散背景下全球经济景气承压,中国纺织企业面临订单减少压力,行业景气度日趋减弱。
不过,在突发疫情导致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资紧缺背景下,部分纺织制造企业增设相关产品的生产线进行转产。但大部分物资用于捐赠、政府收储,且受制于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与价格的不确定性,以及实际产能达产时间与产量的不确定性,对业绩贡献较小且难以准确预计,口罩防护服概念股在疫情期间行情表现突出,多数公司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取得了20%-50%的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从上市公司层面看,部分纺织制造企业早已布局海外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疫情对订单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各地此前宣布的复工时间会影响短期订单交付,但有望通过复工后加班赶工弥补。订单方面,在短期恐慌情绪下,部分海外客户存在订单转移的可能,但疫情过后预计需求仍能回到正常竞争格局下的轨道。因此疫情对纺织行业出口影响为一次性影响,中长期影响较小。
国信证券分析师王学恒此前谈到,纺织制造企业之间的复产率仍有较大差异,龙头企业用工情况相对较好,上游原材料可控、下游订单需求稳定的企业预计能够尽快恢复产能饱和;下游品牌零售企业复工时间比制造业相对更早,但预计线下客流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有较好的会员基础和线上销售布局的企业能在此次客流低谷中弥补更多的销售,现金储备充足的企业能够抵御更长时间的冲击。
王学恒认为,随着疫情缓解,制造企业复工普遍推迟一到两周,且实际复产率在复工后仍需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大型企业复产率相对较高。由于我国在全球纺织服装出口中比重较高,并且是东南亚服装制造企业的上游,复工推迟还影响了全球其他服装生产产业链的供应,由此预计,复工管理有序、全球分散布局并且原材料自主可控的供应商受到的影响最小。
观察来看,出口型企业可能面临外需减弱的压力,预计压力主要传导至订单稳定性较差的中小企业,核心供应商稳定的交期和全球订单生产调配能力有助于品牌商应对世界不同市场的需求突变。
王学恒指出,当前,在服装主要消费市场中,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都面临着疫情扩散情况,当地消费者对服装需求可能短期受疫情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预计因隔离措施的区别,海外不一定会出现和国内一样大幅度的客流下滑,目前尚未观察到品牌在海外因疫情关店的情况。同时我国也在尽力控制境外输入导致二次传染的风险。(第一纺织网 mart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