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使我县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良好传承和合理开发,目前已经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名。
“南口大鼓”原称“何来凤怯大鼓”,由清代咸丰年间山东籍女艺人何来凤创建,传唱于山东河北一带,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被誉为“扫西都督镇京南”的称号,并广收门徒,传承发展。相继在河北省、河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广大地区演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
献县“南口大鼓”分布在郭庄镇张弇村。今年71岁的杨玉忠就出身于南口大鼓的说书世家,是献县南口大鼓第五代传承人中的代表,深得南口大鼓第三代传人杨进祯、第四代传人杨俊杰真传。
为了弘扬和发展南口大鼓艺术,杨玉忠几十年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对于南口大鼓的知识掌握全面,技艺精湛,功底扎实,艺德高尚,是名符其实的南口大鼓传人。
献县“南口大鼓”到现在已经传承到了六代,第五代传人的代表包括杨俊杰之子杨玉忠、杨俊祥之子杨玉书、女儿杨玉梅等。年,献县南口大鼓入选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演出曲目主要有:《刘公案》、《新施公案》、《王奇卖豆腐》等歌颂侠义忠烈的传统曲目和自编的《回民支队》、《桐柏英雄》、《丁香反特》等红色主题曲目。
补花作为另一项省级非遗项目,在我县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史。补花是用剪成各种形状的棉、麻、丝绸花片粘贴在底布上,组成图案,经缝缀而成,属刺绣类。
中国补花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的堆绫和贴绢。堆绫是用绫或其他丝织品剪成各种形状,通过堆、叠,组合成多层次的花卉、人物图案;贴绢是将单层的绢丝织物剪成图案后平贴,有的还加以缝边。唐代佛教兴盛,寺庙里用堆绫做为佛堂装饰品,明、清两代更为盛行,而且流传普及到日用品。
现代补花工艺是在继承传统的堆绫和贴绢工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花边工艺的长处而形成的。补花所用的原料有棉布、麻布、丝绸等。我县的市级非遗项目凤尾纱是一种质薄、色泽由浅至深的晕色棉布,尤宜补花中剪花之用。
补花的工艺过程是:剪花、粘贴、拨花、缝缀和洗熨。补花可与其他刺绣、花边工艺相结合,形成各种综合工艺。比如说雕补,就是将补花的一部分底布挖去,形成缕空图案;补绣,也就是补花与刺绣相结合;还有机补,就是机绣与补花相结合。
张金平是我县补花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从事补花行业。年建起了自己的补花厂——三合绣品厂,主要生产台布、椅垫、窗帘、床单、被罩、枕套、枕巾等日常用品和补花工艺品。期间她招收了多名原县补花厂的下岗职工,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在传承补花技艺中,张金平兢兢业业,积极热情,培养了大批掌握补花手工艺的技术人员和二十几名熟练补花制作、补花设计的高级技师。
除了两个省级非遗项目,我县另有市级非遗项目24个,市级传承人16名;县级非遗项目34个,县级代表性传承人37名。其中有在补花工艺中应用广泛的凤尾纱、明朝永乐年间流传下来的皮影戏、武术类别的形意拳、关东拳、八卦掌,高官风流落子、小流屯哈哈腔等。
献县皮影戏相传是在明代永乐年间由迁民带到献县的。献县皮影戏唱腔为“老虎调”。演员男扮,分生、旦、静、末、丑演唱。影人、舞台道具等用驴皮精制而成,人物脸谱、服装花纹都惟妙惟肖。皮影屏幕宽4.5尺,高2.6尺。演出时用四个灯头的黑油灯照明,灯头的跳动能增加人物、动物的动感。
张维宗是段村镇新生梨园皮影剧团团长,他的皮影技艺传承于父亲,到现在已经有30年的时间。这期间他曾多次参加演出并获奖。为了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每逢节假日,张维宗都会免费开设皮影小戏堂,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皮影戏艺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自年献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县文化馆积极发掘整理,组织开展全县范围内非遗普查,挖掘整理地域性传统文化、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民间手工艺等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退出机制,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提升传承人传承能力,加大非遗宣传、展示、展演力度,不断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为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为打造文化献县、魅力献县积累了大量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