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枕套 >> 枕套介绍 >> 正文 >> 正文

冕宁屯堡文化遗珍汉族挑花二三里资讯凉山

来源:枕套 时间:2024/10/22
精准祛除白癜风攻坚战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818/9329629.html

闲暇时绣制花背带、花围裙的妇女们。

凉山新闻网讯(文/图记者李顺云)“一针一线一片情,针针线线绣翁裙,绣好翁裙背儿孙,儿孙开心我开心”。这是民歌《绣荷包》里的一段唱词,描述的是冕宁民间绣花工艺。在冕宁,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处处可以看到具有鲜明的黑白绣花背带。如今,许多人已不再绣荷包、枕套和花腰带了,只有老年妇女在闲暇时绣制花背带、花围裙,固守着身影渐远的冕宁民间绣花工艺。

简洁朴素传承至今的挑花工艺

冕宁人把这钟绣花背带称为“翁裙”,“翁裙”可以把小孩固定在大人背上,尺寸较大,孩子睡着后还可当作小被子,在劳动生活中极为实用。

冕宁挑花工艺是冕宁世居汉族传统服饰中唯一完整传承至今的“屯堡文化现象”之一,这固守年前屯垦文化的挑花绣品素有“冕宁传统服饰文化名片”之称。绣花背带黑底白花,简洁朴素,鲜明和谐,独具地域特色。按照当地的说法,他们都喜爱一个色调,正所谓同心同调。

挑花是根据底部经线和纬线交叉形成的网络用棉线挑出图案的一种工艺手法。挑花虽不像其他手工绣品那样色彩艳丽,但它独特的色调给人一种简单踏实的感觉,好似质朴而厚重的生活,经历着苦难与美好。缝制绣花背带首先要缝花缀,同一款缀子按照布的大小做重复缝制,形成别具一格的图案,根据表现形式的需要,在两根或三根纱上打下“十字结”。其后的数沙要么为横三竖三、要么为横二竖二,一律严格不可杂来,这样绣出来的花才针脚匀称,细腻逼真。

绣花背带纹饰大多是传统的吉祥图案,这些古朴简洁的图案大致可以追溯到是明洪武年间的屯垦军户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带过来的。现代文明席卷的今天,青年已婚妇女包白帕,老年妇女及男子包青帕的“屯堡服饰”几乎消亡殆尽,只有以绣花背带为代表的绣花工艺得以完整保存。

针针线线绣翁裙。

挑花图案花纹既规整又变化多姿,且构图饱满,简洁朴素,而图案寓意也极为丰富,花代表吉祥如意,金鸡闹绣球代表吉祥喜庆等等。体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传统审美观点,充分表达了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冕宁双桥的李小玲已习惯了每天从早到晚的忙碌,只为绣制出一幅满意的作品。用几个月的时间绣制而成的作品画面唯美、色彩浓重,构成特有的艺术风格。融合现代生活元素的同时又保留了传统花样,细腻严谨的针法,流畅优美的线条,给人赏心悦目的美感,让人赞不绝口。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她把刺绣融入到生活中,常用的抱枕、孩子的小马褂等都有了传统刺绣的元素。

花背带绣制工艺画花人与挑花人的智慧结晶

冕宁花背带的绣制工艺其实是原生态传统十字绣,是绣花人以事先勾勒的花草图样为轮廓,以特定方式和技巧在平板帆布上密匝匝地缀绣出各种细巧轻盈的草木花卉。因此,高品位的绣花背带是画花人和挑花人智慧的结晶,既离不开扎实的“画功”,更离不开绣花人“丢花”的娴熟技巧。

冕宁县城西街,宋学远每天都会按时在这摆摊画花。一画就是30几年,慢慢地人们习惯称她为“花大姐”。看“花大姐”画花是一种享受,用竹签蘸上白色颜料,悬肘立笔,无任何参照,自出心裁随意运笔,无须借助其他画图辅助工具,提笔就能画出对称的图案,真正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泸沽南街的杨德芹也是一代刺绣高人,多擅长以动物、花叶花瓣等为题材,她绘制的线条粗细匀称而圆转流畅,画面布局疏密有致,充实完整,富有较浓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具有较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现在的挑花除了被当作陪嫁品之外,还是极具收藏价值的手工艺品,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服饰装饰工艺,浓缩了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集体审美情趣。

来源:凉山新闻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

ersanli.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