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暖花开时节,也是纺织服装产业“金三银四”的传统旺季。然而,疫情引发的蝴蝶效应无处不在,生产资源紧缺、物流运输不畅、市场需求停滞等问题让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
库存增加,流动资金收紧
“黄金月”被迫按下暂停键,南京陶玉梅服饰设计实业有限公司里略显冷清,回想往年春装销售旺季的场景,陶玉梅公司副总经理杨陶然脸上的表情略显苦涩。这半个月以来,员工到岗率不足、产能与订单无法恢复、已面市的产品销售不畅通、库存激增、利润陡滑等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原本的生产销售计划全被打乱,一切还需从头再议……
焦灼的杨陶然翻开年初时刚制订的企业发展计划表,一边重新修改,一边为接下来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提前做准备。“纺织服装产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若错过了春装的旺季,将会影响到其他季节的备货。”她解释,不同于其他制造业,纺织品的研发与生产需要提前市场3至6个月。虽处于春季,但为了备货,纺织服装企业已经进入夏装生产的高峰期和秋装的研发期。然而受疫情影响,从下游的零售终端到上游的服装加工,一度停摆,不仅春装销售大不如前,滞销带来的库存也将影响企业后期的储存与运输成本,还会导致流动资金不断收紧,阻碍了秋季面料的采购,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距离陶玉梅服饰设计实业有限公司公里外,苏州亿莱服饰有限公司也遭遇同样的重创。“春节至3月下旬这段时间,线下店铺闭店、线上物流停运,我们春夏季服装线上和线下销售都受到了影响,我每天计算着当日的损失,心都在滴血。”亿莱服饰总经理王鑫沮丧地说,有了前两年春装库存大量积压的经历,今年他们已经适当地减少了春装的生产量,但还是始料不及,库存积压更多,仓库里的坯布存货也增加了。
物流不畅,外贸订单锐减
疫情之下,纺织服装内贸企业备受煎熬,外贸出口企业也陷入困境。“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刚刚接电话,又一个出口订单被取消了,预计损失有万元。”说完这句话,无锡绿萌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萍眼角出现了泪珠。她介绍,绿萌服装主要从事针织类服装代加工,3月份以来,由于疫情防控,物流运输和供应链以及快递业停摆或受约束,绿萌服装已有三笔订单被取消。而签约成功的订单,原辅材料进不来,成品服装出不去,甚至波及供应链及加盟商关系,为后续经营埋下隐患。
王萍说,为及时修补客户关系,挽回绿萌服装的信誉,他们已将部分外贸订单改海运为空运,虽然运输成本大幅度上涨,严重挤压利润空间,但也只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她算了笔账,以运往越南货物为例,一个装载11吨货物的20尺货柜,船运费用约为1万元,但是空运价格约为16.5万元,仅运费保底成本就增加了近16倍。
不仅在无锡,连云港美丽诗服饰有限公司也一样因物流不畅、订单减少而叫苦不迭。已连续停工20多天的美丽诗服饰总经理陶士平表示,受疫情影响,外贸订单减少,企业员工到岗率不足,企业生产节奏被打乱,一季度损失至少约万元,而往年一季度盈利至少万元。
在分析外贸订单减少的原因时,从事外贸工作多年的陶士平说:“我们的产品有一半是出口海外,国际市场的波动对我们影响很大。”近年来一些中低端订单总体呈现从国内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全球疫情暴发后,由于国内工厂最早复工复产,在不少国家还处于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出现了回流,但今年不少东南亚国家生产能力恢复,不少订单又跑回去了。
以创新应对市场之变
尽管面对重重压力,尽管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并没有就此躺平,而是表现出极强的“求生欲”。纺织服装市场极大,它也给企业提供了无数种可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通过以创新应对市场巨变。而在陆梅看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次危机的产生都是改变市场格局的机会。”
南京陶玉梅服饰公司就是代表企业之一。据杨陶然介绍,疫情出现前,其产品90%的销售源于线下门店。当下,为改变现状企业已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开通了微商城和直播平台。同时,陶玉梅服饰也在尝试转变经营方式,逐步向轻资产转型,将与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合格加工企业合作,委托其加工非核心产品的生产。针对市场需求,企业将重点开发新中式服饰,并将机械无法替代的传统的手工技艺融入其中。
在疫情反复出现的这三年里,从事外贸代加工的无锡绿萌服装有限公司越发认为,向自主品牌要效益才是今后企业发展的王道。只有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才能不再受国际市场制约,而且江苏有着完备的纺织产业链,以及专业特色明显、聚集效应显著的区域产业集群,这些先天条件都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对于众多企业的转型行动,业内专家表示支持,但也给出了相关建议,认为纺织服装产业要告别目前的状态,需要抱团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和全产业链配套,并且在产业集聚的同时,注重集约,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方向转型。
*相关信息来源纺织印染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