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枕套 >> 枕套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临海这家企业2亿只口罩背后的创新较量

来源:枕套 时间:2022/10/18
白斑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企业名片

东海翔集团创建于年5月,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金融、贸易及生态园艺于一体的多元化股份制民营企业,集团旗下控股9家子公司。集团主打面料产品,涉足纺织、印染、纸箱包装、塑料制品、化工等行业。产品进驻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超市,并成为宜家、亚马逊全球面料采购的核心供应商之一。集团研发成果显著,其中奥力芬环保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色织窗沿蓬布属于国内首创,特斯林网布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生产的旅游休闲用品布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称号,“东海翔”商标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获得浙江省出口名牌企业、台州市质量强市先进企业等荣誉。

随着无纺布原材料在口罩打片机上渐次通过,一只只口罩的雏形“跳”出来。轰鸣声中,生产线飞速运转,工人身着防护服,戴着防尘头套、手套,熟练地进行点带、打包、装盒……9月10日,在台州东海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积约平方米的无菌车间内,热火朝天的口罩生产现场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我们口罩日产量达到万只,熔喷布日产能约10吨。”东海翔集团董事长金良水说,疫情骤至,临时投产防疫用品项目的东海翔,其实是一名“插班生”。作为台州最大的纺织生产企业,集团挖掘自身产业特色,先后成立台州东海翔熔喷布非织造有限公司、台州东海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转场”。

1危中寻机,找准新方向

疫情之“危”,藏着市场之“机”。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东海翔集团下游出口供应商受到较大冲击。面对生产订单较去年同期下降近30%的严重影响,集团领导完成前期调研后,果断“拍板”上马防疫产品项目。

“当时,国内正面临医疗防护用品紧缺的情况,口罩市场风头正劲。我们计划朝着这一方向拓展产业链,在确保现有产业订单的基础上,快速转型生产口罩。一来为全球市场提供防疫产品,二来可以减轻疫情对企业自身的影响。”金良水说。

以口罩核心原料熔喷布为突破口着手生产,东海翔快速“抢”出口罩“心脏”生产线。

“熔喷布是口罩生产的核心材料,用于医用口罩中间的过滤层。由于生产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台州市内虽涌现出许多生产口罩的厂家,但投产熔喷布的却没有。”金良水告诉记者,因为长期生产面料产品,集团的原材料供应商稳定、采购渠道通畅,同时硬件设施完备、研发实力雄厚,可研发熔喷布以填补台州这一领域的空白。

2月中旬开始,东海翔联系了国内多家熔喷布生产设备厂家,在广东、安徽和浙江温州三地各敲定了一家供应商,并从网上签订了6条熔喷布生产线。“疫情之下,市面上出现大量‘半吊子’的改装企业,我们始终坚守品质,找专业的设备制造企业合作。选择的三家合作伙伴各有特色,有的熔喷模头、精器做的好,有的自动化系统更完善。”金良水说。

3月初,台州东海翔熔喷布非织造有限公司成立,并成功攻破医用口罩的核心原材料熔喷布专用料生产技术;3月中旬,台州东海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也相继成立,并在一周内签订了26台套平面口罩生产设备和12条KN95口罩生产线,于3月17日投产,日产量达到万只。

2精准输血,激活新动能

“要想把防护用品做好,设备、工艺、配方都很关键。”金良水向记者介绍了在疫情防控期一“罩”难求的情况下,企业人尽其才、精准输血的“妙招”。

“比如在设备、工艺方面,厂家只负责调试、指挥,大部分安装环节都需要靠自己。公司自2月份开始招聘技术师傅,生产、检测、设备操作、电气等领域均有涉及,并安排人员赴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考察,学习相关知识。在配方上,公司加大创新力度,从安徽请来‘行家’当厂长,自带五六名外地员工构成的核心团队。4月中旬起反复检测化验、改进配方,以优化面料过滤性、阻隔性、吸附性,直至5月2日熔喷布正式投产。”金良水说。

与此同时,自3月21日开始,公司内部快速调整,重新装修了原计划用于包装材料项目的新厂房,工程部门及时安排对车间的电器、线路、灯具等进行仔细检查与安装。经过工人们的加班加点,生产车间在一周内焕然一新,达到口罩生产的要求。

复工初期,用工短缺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东海翔集团约有名员工,其中80%的一线生产员工来自省外,分散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月18日复工后,为确保一线员工能在符合防疫条件的情况下尽快返回,东海翔在政府包车、包机接回员工的基础上,还安排了三辆大巴车接员工“回家”,对开车返岗的员工进行报销。截至2月底,集团约有名老员工顺利返岗。

紧接着,考虑到纺织业下游企业未完全复工,而市场上熔喷布、口罩紧缺。该集团从内部挖掘潜力,灵活调整生产经营计划,从其他子公司中紧急调用员工投入到防疫物资生产中。

“为保质保量的完成口罩订单,公司还撤去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帮忙包装,并针对产、销设立了不同的激励机制。生产高峰期,‘借用’了将近名员工,按新旧两个岗位中相对更高的薪酬标准发放工资。在各子公司业务基本恢复后,我们又根据员工意愿安排其回到原岗位或留在新岗位。”金良水说。

3创新驱动,迎战新风口

目前,东海翔集团旗下的台州东海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已售出2亿多只口罩,开发出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儿童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N95防护口罩、KN95呼吸阀口罩等几十种产品。

“我们仍在开发新产品,产品设计点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琢磨,舒适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金良水说,以公司正在研发的清凉口罩为例,便是根据夏天佩戴口罩较为闷热的痛点,在口罩中加入了薄荷因子,清凉效果可持续10个小时。经过1个多月的研发,该产品现已完成试生产。

“此外,我们也会尽量满足市场需求创新包装。根据客户要求,东海翔口罩从最初20个/盒的简易塑封包装,延伸到更卫生的10个装、5个装甚至单个独立装,一直在调整、创新、完善。”金良水说。

除了成立产品研发实验室,东海翔还专门设立了质检实验室,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用金良水的话说,做防护用品,东海翔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将其当作“增加产业链”的考量,大手笔投入只为做大做精。

记者在实验室内看到,用于口罩耳带拉力测试的智能电子拉力机、模拟医用外科口罩血液穿透实验的合成血液穿透测试仪以及熔喷布、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测试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从新产出的口罩中随机抽取样品,贴好标签送至实验室。完成试验的样品又会被实验员放入墙角的蓝色塑料筐中统一销毁。

得益于过硬的质量,8月10日开始,东海翔口罩试水线上销售成绩不俗。上线之初,日销量便达到了七八十万只。“临近学生开学,线上的订单越下越多。我们通过天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