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枕套 >> 枕套优势 >> 正文 >> 正文

生活时空凌晨3点你朋友圈里那些没睡的

来源:枕套 时间:2023/3/26

  金华新闻客户端9月16日消息策划:徐莹撰稿:范煜琦姚艳霞制图:王娅娜

有的人习惯了迟睡,在凌晨3点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书、上网、码字、充电,跟牵挂的人聊天;还有人深夜刚下班,还处在工作带来的持续兴奋中,想在入睡前私享一段个人时光;还有人早早睡了一觉后起来拖地、整理房间,为家人准备原料新鲜的早餐;有的人在值夜班,有的人睡过一觉后起来为生计奔忙……

凌晨3点还醒着的原因有很多,睡不着或醒得太早的时候可以干些啥?这段独自清醒的时光带给他们的是收获还是沮丧?日前,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几个凌晨3点还醒着的读者朋友,来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没睡时在干吗,了解他们“清醒”的秘密……

拿睡眠换“自由”

白天的时间是为了生活的苟且,晚上的时间才属于自己的。面临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以及职场的压力,许多年轻人选择用熬夜来化解。对他们而言,睡觉是生理需求,而熬夜能够解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种行为,被他们戏称为“报复性熬夜”。

池高雅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周五可以熬一次夜,对即将到来的周末以示“尊重”。9月11日凌晨2:39,高雅在朋友圈里写着:“只有此刻,我才觉得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池高雅回到了老家金华,目前在一家电商公司上班。入职一年未满,职场新人在“风口上”的行业工作,白天的时间总觉得不够用。她负责商品图片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店铺上新的时候,会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

“工作日下班后要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是万万不敢熬夜的。”周日到周四的晚上,高雅很自律,要求自己晚上11点前一定要睡觉。“到了周五下午,我会尽量把工作尽早完成,然后开始计划周末。”她一般会把攒了一周更新的电视剧给看了,也会放肆点一次深夜外卖,给自己一个悠闲的独处时光。

“‘晚安’的意思不是我要睡了,而是我打烊了,要享受只属于自己的时间了。”夜晚之所以令人留恋,不愿入睡,25岁的程涵韵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规律,也正是因为这个规律,我可以反其道而行,找到独处的时间,不会被打扰。”程涵韵说自己是个典型社恐,白天工作上、生活中的社交需要常常令她感觉疲惫,她喜欢网络上虚拟的社交环境,谁也不认识谁,萍水相逢,点到为止。

比起“报复性熬夜”,“夜郁症”这个词在年轻人里已是“老掉牙”的词汇了,说的是夜越深,情绪越泛滥。“我就是这样,夜里的思维异常活泛,一些白天想要压抑的负面情绪会趁机跑出来。”程涵韵说这没什么不好的,白天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外人,夜晚就留给自己复盘、消化、排解郁闷吧。

在夜里挤“时间海绵”

大学毕业后的三年,冯雨晴换了三份工作。土木工程专业的她,在建筑公司蹲过工地当过审计,在房地产公司当会计,现在找了份和专业完全没关系的工作:档案管理员。“虽然薪酬不高,但这份工作比较轻松。”她有新的打算: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研究生。

这个决定,不容易下。冯雨晴有个谈了3年的男朋友,家长开始催促两人早点结婚。身边的朋友佩服她,但也不太理解她,“其实现在工作蛮好的,你一定要去考研吗”。

“一定要考。”冯雨晴的回答很果断。

“也讲不清是为什么,只觉得趁着年轻看看自己还有多少种可能。现在我就想继续读书,挖掘自己的潜力。”但重新拿起课本,匀出时间来学习并不容易。

公司里的活看起来轻松,但也常有加班的时候。再加上早已没有学生时代那种定力,冯雨晴为了进入学习状态想了好多办法:用“番茄计时”的软件督促自己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打开B站上学习直播视频,和UP主隔空共同学习……渐渐地,状态回来了,下班吃完晚饭从7点半开始学习,她往往一学就到了次日凌晨1点左右。

“已经坚持了3个月,生物钟也已经习惯。”冯雨晴说晚上的环境很安静,适合学习。看着书上大学里学过的知识,重新装回到脑子里,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这种感觉很踏实,很开心”。

能不能一次就上岸,冯雨晴不敢确定,但她认为这次备考一定会有收获。“读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总说‘到了大学就可以轻松了’‘工作了就不用读书了’,让我觉得念书是煎熬的,一切努力都为了不再受学习的苦。但毕业后才发现,学习应该是常态,去学习,选择去进步能解决许多烦恼”。

在凌晨两点测血糖

回想起第一次一个人值夜班的场景,周琴梅自嘲了一番:“当时可紧张了,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丝毫没有困意,生怕错过病人的一声呻吟,搞错一个细节。”医院糖尿病科的护士,5年前的那个夜晚,她虽然早就反反复复确定过工作流程,各种事项如何处理也烂熟于心,但内心依然忐忑。

5年过去了,独当一面的大夜班早已不在话下,周琴梅现在都开始带实习生了。说起夜里最五味杂陈的一项工作,应该是凌晨2点把病人唤醒测血糖。

“人家睡得好好的被叫醒,还要挨一针,换做你,你作何感想?”周琴梅很理解有些病人大半夜被吵醒的烦躁情绪,“但没办法,是为了他们身体好,受了气也得忍着继续工作”。

其实,周琴梅心里装着更多的是对糖尿病人的理解和心疼。“慢性病是很折磨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注意。”周琴梅说自己活脱脱像“教导主任”,病人的吃喝拉撒睡都得常常念叨,事无巨细地管理。

有许多糖尿病人,她都已经很熟悉,但很注意不和他们走得太近,“关系太好了,我的话他们就会不听了”。说这话时,周琴梅真有点老师管学生的味道。

也正因为在慢性病科室,刚参加工作时,周琴梅也有过觉得工作太过平淡的时候。“当城市都睡着的时候,我像个监视器,多数时间是无聊的。”但24岁本命年那一年,她经历了多次深夜抢救病人的经历。

现在想来依然后怕的那次是凌晨1点,病人突发心衰。在转移到ICU抢救的路上,指数显示病人情况紧急。“停下来,不要动了,就在这里抢救!”周琴梅和同事就在楼道里对病人展开心肺复苏抢救。一分钟,两分钟……终于那条直线有了生命的起伏,人救回来了。

“那一刻是很有成就感,但此后不想经历这么刺激的时刻了,只想每个病人都平平安安。”周琴梅说。

夜晚一般都是冷寂的,但也有一些温暖划破黑夜来到身边。年,周琴梅遇到过一位住院的楼奶奶,晚上总爱来护士站跟护士闲聊,因为年纪大了总记不住护士的名字,或者把名字搞混了。但她总是一遍遍地确认每个护士的名字怎么写、怎么念。

“姑娘,女孩子的手可要保护好,冬天了小心生冻疮。”周琴梅记得那个冬夜里,楼奶奶看到自己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洗手,曾这样暖心叮嘱。

后来,楼奶奶出院时给科室所有护士都送上了自己手工织的手套,每双手套都是根据护士手掌大小特别定制的,而且每个人的名字都缝在了上面。

睡不着,就起来做家务

在朋友们眼中,林辉(化名)就是一个模范丈夫,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妻子怀孕时,经常半夜肚子饿,想吃小馄饨、饼。林辉二话不说,马上就起来做。他厨艺不错,妻子喜欢吃他做的东西,他也开心。孩子出生后,闹腾起来不分白天黑夜,夫妻俩也没办法睡个安稳觉。那段时间,妻子半夜依然容易饿,他就变着花样给妻子做好吃的。

林辉是个顾家的男人,很爱自己的妻子,所以做这些事情,完全乐在其中。没想到的是,他因此落下了“毛病”。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妻子的作息恢复正常,他还是习惯性地半夜起来忙这忙那。这样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延续了20多年。

在他家,凌晨两三点,经常亮着灯。妻子还在睡觉,林辉却毫无睡意,干脆起来拖地、洗衣服,剁馅包小馄饨给妻子当早餐。他的想法很单纯:“睡不着,不如做点事情。”他爱干净,拖地每个旮旯都要一尘不染,衣服都喜欢手洗。有这么勤快的丈夫,妻子很省心。不过以前住在单元楼里,林辉做这些家务难免会闹出动静,影响邻居。后来买了排屋,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林辉的作息其实挺规律的,晚上10点半左右上床,凌晨两三点起来干活,凌晨4点左右弄好后睡个回笼觉,早晨6点起来做早饭。白天,他通常会午睡一小时。大概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不一样,林辉虽然晚上睡的时间不长,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地工作。用他的话说是“习惯了”。

现在林辉已经52岁了,他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小伙子,做什么事情都很起劲。虽然时间流逝,但他对家人的关爱始终如一。

熬夜“薅羊毛”,很有成就感

“你知道我这双鞋多少钱吗?”每当程程这么问的时候,朋友就知道一定要把价格往低猜,因为她绝对是在炫耀自己“薅羊毛”的能力。

程程的淘宝账单中有很多超低价小物:一个迷你小风扇1元;两条方巾0.67元;一个纯棉印花枕套0.8元;一个蛋清分离器1元……“有些东西本来也没想着要买的,但是看到这么便宜,忍不住买下来了,反正总有用到的时候。”

程程“薅羊毛”的时间,经常是深夜。“因为很多促销活动都是从0点开始的,比如0点到1点,打五折。”她会事先看好自己要买的东西,然后等到0点之后下单,可以省下不少钱。很多人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