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枕套 >> 枕套分类 >> 正文 >> 正文

75年四届人大召开前,周恩来提名一女纺织

来源:枕套 时间:2022/10/12
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前,毛主席提出要从工农兵中选拔一名国务院副总理,并且强调是女性。

这可就为难了好多人,他们绞尽脑汁也没想出选谁才行,好在知主席者,周恩来也!

周恩来提出可以从西北的工人劳模中选拔一人,这个人就是吴桂贤。她曾经是西北国棉一厂的一名普通女纺织工,因工作上勤勤恳恳,政治上积极上进,20几岁就成了副厂长。

最关键的是,她已经连续三年在党代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了。

毛主席点点头,对这个人选很满意:

毛主席与周总理

“恩来同志,你们将她的档案审完,最后交给我批示一下就好了!”

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吴桂贤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

吴桂贤是谁?

毛主席为什么会批准她当国务院副总理?

一、劳模出身

吴桂贤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年出生于河南巩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河南饥荒,她9岁就跟随父母逃到陕西谋生。

年,懂事的吴桂贤,主动要求出门工作减轻家庭负担。于是年仅13岁的她带着几斤干粮,踏上了前往咸阳的列车。

因为年纪太小,开始的几个月,她在远房亲戚家打杂,后又帮人带起了孩子,这样的工作只能糊口饭吃。

争强好胜的吴桂贤,四处闲逛,终于看到陕西西北国棉一厂正对外招工,看招聘启事的人很多,她小小的身体硬是挤了进去。

招工人员看着这个小个子女孩,对她说:

“小姑娘,我们这不招童工,年满16岁的才要!”

吴桂贤仰起头回答:

“师傅,别看我个子小,我今年确实16岁了。”

“不行啊,你进去的话工作台都够不到。”

“我可以踩凳子上。”

“棉厂很累的!”

“我吃得了苦!”

招工人员被吴桂贤的坚强与倔强打动了,决定破例收下了她这名“童工”。

吴桂贤

吴桂贤签完字后,分到了一件小码的白围兜、一顶白帽子,当上了西北国棉一厂第一批工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吴桂贤的纺织技术愈发成熟,干劲也要比一般人充足。她不仅工作勤恳,政治上也追求上进。

年,她被批准加入中国共青团,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转正的当天,厂里的领导告诉她,要把她调到“赵梦桃小组”。小组的组长赵梦桃是工会小组长,比吴桂贤大3岁,却已经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还是党的八大代表,可谓风光无限。

吴桂贤能跟着赵梦桃一起工作,自然会受到她的熏陶,两人携手共进,切磋技艺,攻克了一项项纺织技术难题,那一段火热的工作岁月,吴桂贤至今依旧记忆犹新。

不幸的是,赵梦桃罹患癌症,癌症可是绝症,即使现在的医疗技术也未必能够治好,更别提50、60年前了。

吴桂贤受命担任“赵梦桃小组”的组长。任命大会是在年4月27日召开的,6月23日赵梦桃逝世。

赵梦桃的离世,领导小组工作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吴桂贤的肩膀上。为了起到表率作用,她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

可工作时间越长,她越感觉心力交瘁。她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号召全组的姐妹一起出力。

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赵梦桃小组”年年被评为厂里的先进工作集体。吴桂贤本人也从年开始,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厂级劳动标兵。

年,吴桂贤代表小组和个人出席西北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先进典型,后又获得“三八红旗手”的称号。

吴桂贤与工友

吴桂贤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善的性格以及做事认真负责的个性,厂里的领导和工友都看在眼里,经过工友的提名,领导开会决定任命她为西北国棉一厂副厂长。

她刻苦钻研的精神,应该是毛主席非常看重的品格。

二、当选国务院副总理

年,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他开始操心中国未来领导人的问题了。

一天,主席将总理叫到自己的房间,对他说:

“恩来同志,我们都老了,该关心一下未来领导人的培养问题了。”

“是的,主席,我正有这个想法。”

“中国是一个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国家,工农出身的领导人不能少,可工人、农民能够担当领导中国的大任吗?”

“主席,我觉得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除了出身,还得考虑一下年龄,可以年轻一些,正所谓‘老中青’三代相结合嘛!性别也可以看一看!”

周恩来在头脑中输入了主席提到的几个关键词,“工农出身”、“年轻的”、“女性”,一个合适的人选在他的脑中浮现出来。

“主席,您看西北国棉一厂的吴桂贤怎么样?”

“这个人我听过,是西北的工人劳模吧!”

“没错,主席,她是女性,今年才37岁,当过三届党代会中央委员了。”

“挺好,那就把她写进国务院副总理的候选人名单里吧!”

周恩来连夜给陕西省革委会主任李瑞山打电话,要他火速将吴桂贤的个人档案寄到中南海。经过中央有关部门的审查,毛主席的批准,吴桂贤第二天便启程进京受命。

周恩来

周恩来先找到她谈话:

“知道中央叫你来北京干啥吗?”

吴桂贤老实地摇摇头回答:

“不知道!”

“有个大任务要交给你呢!”

“总理,是啥大任务啊?”

“毛主席提名你当国务院副总理。”

吴桂贤连忙推辞道:

“不行啊,总理我干不来。一是年轻,二是没有经验,希望中央换一个有经验的老同志当吧!”

“桂贤同志,这还只是提名呢!你不一定能够选上,等人大会议开完,再看结果吧!”

吴桂贤担忧地问:

“要是选上了怎么办?”

“选上了就服从安排,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能当总理的,我解放前只是搞政治的,也没有干过总理,现在不是做得挺好吗?”

吴桂贤还想推脱: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党员的纪律你知道吗?”

“好吧,总理。”

第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吴桂贤顺利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与她同时当选的还有,山西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天津内燃机厂工人孙健,两位工农代表。

吴桂贤当上副总理后,搬进了钓鱼台国宾馆11号楼。住进去的第一天晚上,她看着上下两层闲置的房间,心里感觉空落落的,很不是滋味,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光想着,这要是建在工厂附近,又能住下上百名工人兄弟姐妹。

某天,医院,医院看望总理,在病床前她第一次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西北国棉一厂的想法。可惜周总理委婉拒绝了她的请求。

三、不享受副总理待遇

吴桂贤

尽管吴桂贤已经到中央工作,她的工资还是76元一个月,由棉厂发放。这个工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被称为最穷的国家干部了。

当时,中央每天补贴她一块钱伙食费,可她上任的第一个月,就花了60多块钱在吃饭上,着实把她吓了一跳。她只好找到负责她饮食的厨师,提出降低伙食标准。

中央政治局或国务院开会,有一个特殊的规矩,那就是服务员沏上茶后,要现场收钱,费用是几毛钱。钱虽然不是很多,但架不住国务院开会的频率高,每个月下来,光茶叶费都要十几块,她是真的消费不起,每次开会只敢喝白开水。

服务员问她:

“吴副总理,您不爱喝茶吗?”

吴桂贤尴尬地回答:

“我最近睡眠不好,喝太多茶怕晚上睡不着觉。”

吴桂贤文化水平不高,不太会看文件,她请教时任政治局委员的纪登奎。一天,她来到纪登奎办公室,张口就问:

“纪政委,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桂贤同志,咱们都是一样的,不要用官职互相称呼,政治局里大家互相叫同志就行。”

“登奎同志,文件太多我看不完,我想问,您是如何处理的呢?”

纪登奎笑着说:

“你上任不久,经验不够,我教你几个办法,就是凡是与自己主管事务相关的文件都必须细看,比如你主管纺织部、卫生部、工青妇工作,这些文件就必须逐字逐句看完,其他文件可以略看或者不看。”

这句话让吴桂贤茅塞顿开,她总算找到了处理文件的办法。为了解更多的事情,与她主管工作无关的文件,她也会尽量阅读,不放过任何增长自己见识的机会。

后来,她和陈永贵依次向毛主席提出要回到原来的岗位,毛主席告诉她:

陈永贵

“陈永贵也向我提起过这件事。既然钓鱼台无鱼可钓,中央就对你们实行‘三三制’吧!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北京,三分之一回原单位,三分之一到地方学习经验。”

年,在毛主席的批准下,吴桂贤回到西北国棉一厂工作,她原来的小组成员高兴地迎接她:

“吴大姐回‘娘家’了,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还和我们一样在一线工作,不愧是共产党的好干部呢!”

四、深圳特区再就业

年9月,党的十一大召开后,吴桂贤给华国锋打报告,请求回到陕西。

华国锋和汪东兴一起接见了她,吴桂贤对华国锋说:

“请把我副总理的职务免了吧,我想回西北国棉一厂。”

华国锋说:

“副总理先不免,开完五届人大选出新的人选再说。你也不要回棉厂了,你之前兼任陕西省委副书记,就回陕西省委工作吧!”

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批示:

“吴桂贤申请回到陕西工作,中央已经批准通过,可以适当安排她当大城市的副市长或国有企业的副厂长。”

9月27日,回到咸阳的当天晚上,吴桂贤不顾爱人的劝说,直接跑到西北国棉一厂。听说“赵梦桃小组”在上夜班,她立刻换穿上白围兜,戴上工作帽,和以前一样,做四车纺纱。

“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纺织工人,我的姐妹们都在上班,我也要上班!”

年4月,深圳考察团在副市长朱悦宁的带领下来到陕西,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希望与香港的商人合作,开办一个合资企业——鸿华公司。

按照他们的设想,鸿华公司将成为一个集纺织、印染和服装为一体的大企业,计划投资30万,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技术人才问题。他们在咸阳考察时,突然提出要去西北国棉一厂做一下考察。

吴桂贤(前)

吴桂贤作为棉厂的负责人之一,不可避免要和深圳来的贵宾会面,并成为了一名“专职解说员”。

参观了一圈,客人用带着粤语腔调的普通话问她:

“吴书记,您去过深圳吗?”

“去过,年初才去过。”

“深圳给您的印象怎么样?”

“很现代化,城市设施比内地要好。”

“那您有意向去深圳工作吗?”

吴桂贤以为他们是在开玩笑,随口一答:

“能去深圳工作,那敢情好啊!”

她没想到这些客人听完,马上要拉着她去省委办理调任手续,她拒绝道:

“怎么来真的了!”

“我们正在酝酿的纺织项目,急需您这样经验丰富的专家。”

“我可以推荐你们一些年轻的大学生,他们就是学这个的……”

“还是老师傅好使,您可以再考虑一下。”

为了表示诚意,晚上在当地万年饭店,他们要求与吴桂贤详谈。饭桌上,客人的诚意打动了吴桂贤,但她想到自己都50了,实在舍不得离开养她的陕西,以及国棉一厂的老姐妹们。所以,她没有当场给出答复。

吴桂贤

吴桂贤的丈夫却持不同意见,他是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虽然没有去过深圳,却到西欧考察过一个月,他认为我们现在借鉴的市场经济来自西方,深圳靠近国际大都市——香港,一定会比内地发展得更快。

吴桂贤终于被丈夫说服,两人于6月9日到达深圳考察。参观了深圳第一届荔枝节,还到工厂的建设工地做了实地研究,看到即将完工的工厂。

吴桂贤心想:

“专业技术人才确实是工厂最紧缺的方面。”

她坚定信心到深圳任职,办妥一系列调任公文后,她到鸿华公司任职了,职务是副总经理。

吴桂贤是个急性子,做事最看不得拖延,到深圳第二天,她又坐飞机返回西安,在陕西一呆就是10天。在这几天里,她跑遍了一、二、三印染厂,共招募人,从工人、技术员到工程师各路人才都齐全。

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基本生活设施还未解决怎么办?

她和其余7人挤在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里,她带头搞卫生、洗衣做饭,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

工厂开业后,生产效益非常不错。80年代户口管制严格,深圳每年落户的指标不多,吴桂贤他们工厂的指标就更少了。

没有户口,她又开始担心留不住人。她多次跑到有关部门游说,深圳市人社局被说通了,给了他们25个指标;宝安县给了他们50个指标。

人员安定好了,印染厂的质量有所提升,出口合格率不断提高,生产原料又出现紧张。她九次跑到新疆等产棉大省抢购,对方听说她是深圳来的吴桂贤,惊讶地问她:

“你是西北国棉一厂的那个吴桂贤吗?你当过副总理是吗?你见过毛主席吧……可真厉害呀,现在又跑去深圳特区为国家做贡献了,我们厂的原料优先供应你们!”

吴桂贤听完感动坏了,握住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五、晚年致力于扶贫

年,吴桂贤退休后,又紧锣密鼓投入到了扶贫工作中。

年8月,年近70的吴桂贤去了甘肃会宁。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地政府苦抓教育,使会宁成为了西北地区教育大县、甘肃省的“高考状元县”。

吴桂贤

吴桂贤说:

“我去会宁那年,县里有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可是即将开学了,竟然还有个孩子路费都没凑齐。个学生要是上不起学,那就太可惜了。我当年就是因为穷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我不希望这种事情再发生在孩子身上。”

为了给孩子凑齐路费,她接受了一家企业的邀请,参加剪彩活动。活动过后,企业家要给她买虫草补身体,她说:

“我身体很好,这些钱还是留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吧!”

企业家给了她块钱,她一分没拿全部捐给了孩子当路费。

开学在即,吴桂贤四处奔波,参加慈善晚会、演讲、组织拍卖,最终只筹到了块。最后,她得知个孩子中,已经有多个得到资助了。她准备好个信封,每个信封块,依次送到了孩子手中。

会宁的事情,让吴桂贤无比震撼,她说:

“从甘肃会宁回来,我觉得自己应该对那些孩子负责,我开始思考教育扶贫的问题。”

后来,吴桂贤走访了许多贫困地区,每到一处,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衣服、鞋子、袜子、书包、文具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更重要的是传播爱的种子和感恩的情怀。

她总是告诉身边的人:

“毛主席说过,教育是百年大计,作为一名退休干部,我有必要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孩子募捐善款,让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得起学!”

年6月,吴桂贤当选为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主席。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揭阳、梅州等地考察扶贫单位,第二件事是去连南瑶族自治县组织工作人员给老人送温暖。

她说:

“改革开放快30年了,国家最发达的省份竟然还有如此贫穷的地方,实在是不可思议……改革开放的目的是先富带后富,先富起来的个人、群体和企业应以投身扶贫事业的方式回报社会,这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吴桂贤

吴桂贤非常重视调研、考察,她常说:

“经常有人说,哪哪很穷,哪哪需要扶贫。但是,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必须实地调查,了解了当地的情况,才能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扶贫思路。”

那几年,吴桂贤用双脚丈量大地,跑遍了全国十几个贫困县,受益者不计其数。

谈到广东省提出的“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政策,吴桂贤非常赞同:

“第一,干部驻村,与群众近距离接触,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制定政策的人,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体会当地社情民意,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好的政策。广东省委书记提出的‘双到’也是在三次调研连南的基础上提出的。

第二,锻炼干部。通过锻炼,让干部了解基层疾苦,体会到群众的不易,才能更好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吴桂贤说:

“东西可以送,但不能天天送,年年送。要想帮助他们真正实现脱贫,一是要造血,要结合当地环境,开发出适合本地发展的经济项目;二是靠教育,开拓孩子的视野,为他们走出大山铺平道路。”

晚年的吴桂贤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她的丈夫王振涛是个山东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她与丈夫结婚40多年,一直和和睦睦,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他们的子女都是深圳大学毕业,在金融部门工作,孝敬父母,事业有成,一家人其乐融融。

.END.

文:苟日新

编辑、排版:小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