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氨纶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氨纶丝弹性的因素很多,氧化剂、还原剂、烧碱、高温高湿、有机溶剂等都对氨纶丝的弹性有一定影响。
(3)烧毛工序对织物弹性的影响:
①氨纶丝的耐温性:
a.氨纶丝的定形温度为:~℃;
b.氨纶丝的软化温度为:~℃;
c.氨纶丝的熔化温度为:~℃;当温度升高至℃时,氨纶开始热分解。
②由于氨纶本身具有受热(高温)易收缩、熔融的特点,不同的弹性织物其耐温性也有所不同。
(4)淡碱浓度与温度对弹性织物弹性的影响:分别将织物在不同的烧碱浓度下,以1:20的浴比、不同的温度浸渍或汽蒸45min后,测其弹性的变化。
得随着碱浓度的增大,弹性损失加大,两者基本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温度的增加,弹性损失增大;温度越高,则弹性损失随碱浓度增加而递增的程度越大;常压汽蒸,织物弹性损失急剧増加。
在前处理的煮练过程中,随着烧碱浓度的增大,织物弹性损失也越大,但煮练温度和煮练方式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汽蒸煮练对织物的弹性损失比℃下煮练的影响要大得多,也就是说,烧碱的浓度会影响织物的弹性,但绝不能忽视处理温度和处理方式对弹性的影响,或者说低温条件下淡碱处理对弹性织物是安全的。
(5)双氧水浓度与汽蒸时间对弹性的影响:将织物浸渍不同浓度的双氧水溶液(稳定剂6g/L,PH为11)后常压汽蒸,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其弹性损失。
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弹性损失有所加大;汽蒸时间在40min内,弹性损失与汽蒸的时间关系不大,仅随双氧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汽蒸时间由40min增加到50min,弹性损失急剧增加。因此,根据实际生产中的氧漂条件,汽蒸时间应以不超过40min为好,否则织物的弹性损失较大。双氧水汽蒸漂白时,尽量降低双氧水的浓度,减少汽蒸时间,这对减少织物的弹性损失是有利的。
(6)次氯酸钠浓度与处理时间对弹性的影响:分别将织物在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渍,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其弹性损失。
次氯酸钠的浓度与处理时间对弹性织物弹性损失的影响比较小,虽然随着次氯酸钠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弹性损失有所增加,但与双氧水漂白对比,其弹性损失要小得多。因此,在同等用量下,双氧水对氨纶的破坏程度要比次氯酸钠强烈。
(7)定型温度与时间对弹性的影响:将织物以适当的张力拉到规定的长度,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测其回缩长度及弹性性能。织物伸长比为1:1.3,即织物加张力伸长后长度是原长的1.3倍。
(8)无张力丝光烧碱浓度对弹性的影响:样品浸轧不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后测试其伸长率,并放置2min后洗涤去碱,再测试其弹性损失。
弹性织物在轧碱后,在其弹性方向都有伸长,而且随碱浓度的增加伸长率越大,在丝光碱浓度达到g/L时伸长不再加大。这主要是烧碱对氨纶丝的溶胀作用,而且在碱浓度达到L后达到最大溶胀。高浓度碱对弹性织物的弹性影响很大,在g/L碱浓度时,弹性损失高达16.5%。随着碱浓度的增大,弹力织物弹性损失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是太大。
(9)保险粉浓度对弹性的影响:样品浸渍不同浓度的保险粉溶液后于℃的塑料薄膜内汽蒸,模拟还原染料染色的工艺过程,然后测其弹性损失。
随着保险粉浓度的增大,样品弹性损失略有增加。还原染料染色中保险粉浓度对弹性织物弹性的影响,从试验情况看并不十分显著,织物弹性损失随保险粉浓度的增加略有上升。这可以理解为,在此条件下,汽蒸对织物弹性的影响是主要因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