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枕套 >> 枕套介绍 >> 正文 >> 正文

从东北到西北,锡伯族传统文化何以在新疆有

来源:枕套 时间:2023/1/28

察县90后锡伯族传统弓箭制作手工艺人赵虎正在制作弓箭袋。 苟继鹏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7日电(苟继鹏)余年前,四千余锡伯人从东北西迁至西北的伊犁河谷,并在此繁衍生息至今。近日,记者探访了生活在新疆伊犁的锡伯族民众,感受了锡伯族刺绣、歌舞、弓箭制作等传统文化在当地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横跨万里的西迁

记者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下简称“察县”)的锡伯族西迁历史纪念馆里,详细了解了这段多年前的西迁壮举。

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从关内抽调兵力补充边防。据史料记载,年,清政府从盛京所属的沈阳等十五处,抽调锡伯士兵余名、连同3名眷属组成锡伯营,迁到新疆伊犁一带屯垦戍边。

据当地锡伯族民众介绍,18世纪中叶,他们的祖先从沈阳浩浩荡荡出发,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行程一万余里,最终抵达今天的伊犁,并在此安家落户。

时至今日,生活在当地的锡伯民众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重大活动,以纪念祖先的英雄业绩,这一天也成为新疆锡伯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西迁节。6年,新疆锡伯族西迁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锡伯族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我和我的父亲都是制作锡伯族传统弓箭的手艺人,我想把传统的东西用先进的方式推广出去。”察县90后锡伯族传统弓箭制作手工艺人赵虎说,每一次制作弓箭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锡伯族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

锡伯族尚武,很多如赵虎一般的锡伯族小伙自小酷爱射箭,察县也被誉为“中国箭乡”。记者在察县锡伯古城的弓箭博物馆见到赵虎时,他正在制作弓箭袋。如今,锡伯族传统弓箭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轻的赵虎也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更多人了解锡伯族的传统弓箭。他制作的弓箭等产品,还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各地。

锡伯族绣娘扎小玉(右一)正忙着手里的绣活。 苟继鹏摄

锡伯族刺绣是代表本民族手工艺的又一项重要技艺。锡伯族女孩自懂事起就会学习刺绣手艺。扎小玉是伊犁州霍尔果斯市伊车嘎善锡伯乡刺绣合作社的负责人,记者在她的刺绣合作社里看到,服装、头巾、枕套、荷包等锡伯族刺绣产品琳琅满目,色泽艳丽。

多年来扎小玉一直执着于锡伯族刺绣的发展与传承。“从手绣到机绣,一路走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我们锡伯族刺绣传承下去,推广出去。”扎小玉一边忙着手里的绣活,一边对记者说。

生活在伊犁河谷的锡伯族人,至今相对完好地保存着锡伯族的语言文字、民间歌舞、饮食文化、服饰刺绣、体育娱乐等传统文化,其中有不少已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继有人。

锡伯族传统文化得到有序传承

锡伯族传统文化之所以在新疆有序传承,得益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实践。新疆和平解放后,民族区域自治的各项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霍尔果斯市伊车嘎善锡伯乡是中国第一个民族乡。如今,生活在上述两地的锡伯族人每逢佳节,都会开展各种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截至目前,新疆还成功申报了余项与锡伯族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发掘和培养传承人。

据统计,中国现有锡伯族人口19万余人,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新疆伊犁州等地。在新疆伊犁河谷生活着4万多锡伯族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察县、霍城、巩留等地。(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44.html